□ 李寧一
我不喜歡社交應(yīng)酬,不是說我有多么清高孤傲,是性格使然吧,也沒有什么特殊嗜好——甚至連打撲克牌都不會。唯一的業(yè)余愛好就是看書。但是茫茫書海,自己讀過的書又少得可憐,每次在書店或圖書館面對卷帙浩繁、浩如煙海的書籍時,我就有一種強烈的自卑感,感到自己的無知和淺薄。不過我很有自知之明,常用蘇格拉底的一句話自我解嘲、自我勉勵:我一無所知,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,我讀的書太少了。
“低質(zhì)量的社交不如高質(zhì)量的獨處”,工作之余我更喜歡一個人待在家里靜靜地看書,香茗一杯,手中一卷,徜徉在書的世界里,也算是一種享受。看書也沒什么刻意選擇,文學(xué)、歷史、哲學(xué),只要感興趣的就看,尤其酷愛哲學(xué)。與書中的先賢哲人對話,聽巨匠大師的人生感悟。楊絳先生說過:“讀書好比串門兒,隱身的串門兒。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(xué)者,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,也不怕攪擾主人,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,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,而且可以經(jīng)常去,時刻去,如果不得要領(lǐng),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請高明,和他對質(zhì)?!比绱苏f來,通過讀書就可以交往很多朋友,而且都是重量級人物,從老子、孔子、莊子、蘇格拉底,到李白、杜甫、蘇軾、柏拉圖,再到魯迅、巴金、路遙、托爾斯泰,拜讀思想偉人的作品,感悟大師們的人格魅力。與這些偉大人物交流,定能夠開闊視野,提升境界,陶冶情操,凈化心靈,啟迪智慧,充盈精神世界。古今中外優(yōu)秀的文化書籍,都是濃縮精華的傳世之作,其智慧光芒穿透歷史,思想價值跨越時空,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。可以說,書籍就是安撫人類靈魂的最好朋友,以書為友更是人生一大幸事。
網(wǎng)上流傳一句話——人生有三樣?xùn)|西不能害怕:年齡、孤獨和未來。在現(xiàn)代社會中,人們似乎最怕孤獨、不甘寂寞,總覺得獨處令人煎熬,熱衷于呼朋喚友,忙于社交應(yīng)酬。如果說不善交際是一種性格弱點,那么不耐孤獨就是一種靈魂的缺陷。孟德斯鳩說:“喜歡讀書,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了巨大享受的時刻?!弊x書能讓人變得充實,讀書能驅(qū)逐孤獨、空虛和無聊,“我并不孤獨,讀書使整個世界都在我身邊?!眹庖晃灰蚪】祮栴}幾乎無法出家門的86歲老人如是說。有人問作家梁曉聲:讀書的習(xí)慣對人究竟有什么好處?梁曉聲回答:“讀書,可以使人具有特別長期地抵御孤獨的能力?!鄙钪校芏嗳嘶虺聊缬诟鞣N社交活動,如打游戲、玩手機、刷視頻,但是過后往往會感覺到空虛和無聊。而讀書則不然,當(dāng)你把閑暇時間用來讀書,以書中壯闊瑰麗的風(fēng)景,抵御內(nèi)心的匱乏,在閱讀贈予的獨處中,與自己面對面,這時的“獨處”并不是“孤獨”,而是“充實”。
當(dāng)一個人愛上了讀書,獨處就成為他的狂歡。閱讀是人們享受獨處、豐富心靈、學(xué)習(xí)新知識的絕佳方式,面對物欲橫流、喧囂浮躁的當(dāng)下,面對步履匆匆、忙忙碌碌的生活,許多人會通過讀書來暫時遠離塵世紛擾,在書籍中尋找一份安靜和專注。
無論是驅(qū)趕迷茫,還是對抗平庸,讀書都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方法。以書為友吧,堅持讀書,即使深陷泥濘,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。
(作者單位:北京市市場監(jiān)管綜合執(zhí)法總隊)
《中國質(zhì)量報》【生活點滴】